SYM于昨日(8/18)发表了全新旅跑车款MMBCU,虽然与DRGBT使用同一颗引擎,但在许多设定上仍有许多不同之处。今天站长马上来到北海岸准备试乘MMBCU,究竟实际操驾心得如何?跟DRGBT有什么体感上的不同?让我们来一探究竟!
本次站长将以第一人称视角分享MMBCU的骑乘心得!
SYM MMBCU试驾影片
操控性能
MMBCU采用与DRGBT相同的158c.c.引擎,最大的不同在于传动的设定,DRGBT普力盘的珠子较轻,在加速上相对较快;而MMBCU在初段加速的转速设定较低,加上后普利盘的设计,让整体加速以及转速域都相对较低,但也因此获得了更佳的油耗表现以及较小的噪音及震动。
MMBCU使用与DRGBT相同的引擎,但在传动部分却十分不同。
虽然MMBCU与DRGBT拥有相同的轴距,但由于MMBCU车身加长的缘故,导致重心与DRGBT设计的50:50不同,而是比较偏向后轮。实际骑乘时,些微的重心改动对操控性并没有太大的影响,整体而言与DRGBT差异不大,在小山路里面的操控性是非常优异。
加长的车身使得MMBCU整体重心较DRGBT往后,但实际操驾差异不大。
重心的转变在实际骑乘时与DRGBT相差不大。
另外,与DRG较大差异为轮胎的选用,MMBCU偏向旅跑的设定在轮胎的选用上比较偏向耐用取向,而DRGBT则是使用较为强调性能的胎款。实际驾驶中面对地上偶尔出现的青苔,就能感受到后轮的滑动,比较在意的车友可以更换轮胎,或是使用DRGBT原厂的胎款。
原厂配胎面对稍有青苔的路面,后轮有些微滑动。
电控部分,MMBCU搭载了ABS与TCS,在经过有青苔的路面时将油门全开后,马上就感受到TCS的介入,整体而言TCS的介入感相当柔和,且回复动力相当快速、顿挫感模糊,与其他车款回复动力较慢的设定十分不同。
TCS的介入柔和,回复动力也相当迅速。
骑乘姿势
由于车格的设定不同,MMBCU在骑乘姿势的部分与DRGBT相当不同,外观也内敛许多。以30岁以上的族群来说,在有家庭或是有稳定另一半的况下,乘坐感受相对重要。着地性部分,以站长180cm的身高为例,脚跟没有没有办法完全着地,会稍微浮起来。虽然MMBCU坐垫高度与DRGBT相同,但由于DRGBT在坐垫前方有切削设计,所以在着地性部分DRGBT反而有较好的表现。
MMBCU前方坐垫较为圆润,着地性部分则是切削设计的DRGBT略胜一筹。
站长180cm的身高,双脚无法贴平地面。
手部骑乘姿势方面,MMBCU拥有较高的手把,相对DRGBT较低的手把和较前倾的椅垫,长途骑乘的舒适性提升不少,座位部分也比较宽大,加上往后延伸的车身,无论是骑士或后座的坐垫都拥有更大的空间。至于斜踏板的设计则让骑士拥有脚部往前踩延伸的选择。
斜踏板提供了脚部更多往前延伸的空间。
仪表与机能
MMBCU在车厢空间方面,由于电池摆放位置的更动,从DRGBT的18L一口气增加10L,来到了28L。仪表部分则是采用高反差单色的设计,除了角度较低之外,整体的清晰度可以说是相当不错,
增加了10L的车厢十分有感。
高反差单色的仪表辨识资讯相当清楚。
总结
经过一天的试乘,MMBCU首先在动力部分与DRGBT有所差异,骑乘感受更佳,尤其是在座垫的改善和加长,无论是对于前座还是后座来说,舒适度都增加许多,更加适合长途骑乘。
坐垫的改善和加长,对长途骑乘有莫大助益。
另外一部分由于引擎的转速和传动重新设定,导致引擎转速是降低,整体而言引擎震动还有排气声浪的噪音都降低许多,启动时也非常安静,这也是三零科技的特色之一。
山路骑乘的部分,由于悬吊设定与DRGB相同,所以操控性上仍维持不错的水平。传动的重新搭配相对于DRGBT而言更为顺畅,转动油门的时,较低的扭力输出使得整体节奏是较为平顺,速度回归也较DRGBT更为稳定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